本站讯 为夯实会计专业教学根基、传承学校办学底蕴与专业传统,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近日,会计金融学院以学校 50 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为契机,组织全体专任教师开展《会计基础》公开课观摩学习。活动邀请丁鸿老师主讲,学院副院长邹婷参加活动,为这场聚焦教学提质的公开课教学活动拉开序幕。
校庆赋能:明教学方向,传育人初心
五十年校庆既是学校办学成就的集中展示窗口,更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契机。《会计基础》作为数智财经专业群的入门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根基厚度,是学生构建专业知识体系、培养职业素养的关键起点。本次公开课以“夯实教学基础、传承育人初心”为核心主题,既是对学校五十年“重教兴学、实践育人”传统的延续与弘扬,也是响应数字经济时代会计人才培养新需求的实践探索。邹婷表示,学院希望通过此类公开示范课活动,为全院教师搭建互学互鉴的专业交流平台,推动教学经验共享、教学方法创新,共同提升基础课程教学水平。

课堂示范:融理论实践,探教学创新
在公开课教学中,丁鸿老师依托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与丰富的一线教学积淀,打造了一堂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会计示范课程,为抽象理论教学提供了创新范式。

课程以“会计恒等式”为核心主线,围绕“让抽象理论落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的目标展开,以“内容场景化+教学互动化”破解传统理论灌输的教学局限。将学生生活场景转化为教学载体,清晰呈现了会计等式的构成逻辑、增减变动规律及实际应用场景,让原本抽象的会计基础理论变得可感、可知、可懂。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让学生感知理论逻辑、主动建构知识,丁鸿老师以“互动探究”为核心抓手,构建起“提问引导——小组讨论——小组对抗——总结深化”的递进式教学链条,并融入“情景模拟+问题链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层层设问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推动其从“被动听”转向“主动探”。
数字赋能:融平台图谱,建精准体系
课程更以数字化升级为支撑,深度融合智慧职教与知识图谱平台,构建精准化育人体系。依托智慧职教的数字化资源与技术底座,将抽象的会计知识转化为可视化的知识图谱,清晰呈现知识点间的关联逻辑;同步对照职业岗位需求搭建能力图谱,明确从基础认知到实践应用的能力发展路径;并以两者为锚点生成目标图谱,实现教学目标与能力培养的精准对齐。“平台+图谱”的数字化设计,既让教师通过数据反馈掌握学情、优化教学,也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导航,使“理论联系实际”的育人路径更具精准性与高效性。
总结展望:强教学根基,育复合型人才
此次公开课系列活动的举办,不仅实现了优质教学经验的分享与传承,更彰显了校庆活动“以研促教、以教兴校”的核心内涵。会计金融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开展系列教学研讨、公开课观摩、教学技能竞赛等活动,推动教师队伍专业能力提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通讯员:丁国强 撰稿:乔雅梅 审核:邹婷 梁倩 值班审核:于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