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深化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拓展职业教育服务中国与东盟粮食产业协同发展的深度与广度,搭建跨国人才培养与文化互鉴平台,10月14日,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全年期项目活动:中国—东盟“一粒粮的旅程”青年研学营在我校开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于邢香,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刘景光,副院长李文叶,泰国兰实大学国际处主任农文静,农创学院教师塔纳空・普洛姆科特卡,食品学院教师塔里特・阿皮西提翁及 20 名泰方学生参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陈文益线上莅临指导,各方携手开启以粮食为纽带的跨国研学合作新路径。开营仪式由粮油食品学院院长黎海红主持。

于邢香代表学校对东盟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强调,学校始终以“推动国际教育交流、深化产教融合”为己任,希望中泰青年能以本次研学为契机,在探索粮食加工技术、感受粮食文化魅力的过程中加深了解、增进友谊,为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粮食产业协同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陈文益在线上致辞中指出,中国与东盟在粮食安全、农业技术合作领域有着广阔空间,本次研学营既是双方教育交流的生动实践,更是助力区域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期待两国青年以粮为媒、互学互鉴,在实践中收获知识与成长。
农文静分享了泰国兰实大学在农业与食品领域的办学特色,表达了对中泰教育文化互鉴的重视,她鼓励同学们珍惜研学机会,深入学习中国粮食产业先进技术与经验,将所学转化为推动两国合作的力量。
我校教师代表与泰国兰实大学学生代表也先后发言,教师代表承诺将以专业、耐心的指导带领大家解锁粮食知识奥秘,学生代表则真挚表达了对中国文化与粮食产业的好奇,以及收获知识、结交挚友的期待。


作为本次研学营的承办方,我校粮油食品学院凭借专业优势,为活动打造了兼具“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的研学内容。在校园内,研学团可体验智慧粮食加工仿真系统,亲手参与大米、小麦粉加工实践,学习营养配餐与粮油废弃物高值利用技术;走出校园,将参访烟台大乐饲料、蓝白食品等本地企业,走进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研究所、烟台农科院,探索粮食产业科研创新与实际应用的结合路径;此外,中泰教师共讲食品安全课、养马岛应急救援演练、蛋糕制作与啤酒酿造实训等特色活动,将进一步丰富研学体验,让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深度融合。

开营仪式最后,全体领导、嘉宾与师生代表合影留念,用相机定格这份跨越国界的相聚时刻。随后,研学团参观了我校教学楼、实训基地,近距离感受学校办学氛围与粮食专业特色,为后续研学活动奠定基础。
此次中国—东盟“一粒粮的旅程” 青年研学营,既是一次跨国界的教育交流实践,也是一场以粮为媒的文化对话。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与国际合作,充分发挥粮油食品学院专业优势,为推动中国与东盟教育交流、助力区域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通讯员:唐若琪 撰稿:孙艺莹 审核:黄丛聪 李文叶 梁倩 值班审核:于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