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琪

访问量:

        理 琪(1908-1938)原名游建铎,河南省太康县人。中共胶东特委书记,天福山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司令员兼军政委员会主席。192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4年被派到上海从事地下工作。1935年下半年,和组织失去了联系。

1936年12月间,由于叛徒的出卖,临时工作委员会机关遭到了破坏,理琪也不幸被捕,1937年11月理琪也被党组织派人保释出狱。理琪出狱后,立即找到了山东省委,他带着党中央和省委的指示,很快又回到了胶东。成立中共胶东临时工作委员会,理琪任书记。他根据党中央关于“全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的指示和省委关于“在山东发动组织人民抗战”的指示,积极投入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起义的工作。经过认真的讨论,特委决定以“一一四”暴动后保存下来的武装游击队为基本力量,建立一支由共产党独立领导的胶东人民抗日武装,首先在文登县的天福山举行抗日武装起义。

1937年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的几位主要负责人,在理琪的带领下,登上了天福山。他们在山顶的一座大庙里,一面继续研究起义的行动计划,一面等待各路起义队伍的到来。

9点多钟的时候,在山顶庙前的旗杆上,绣着“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字样的大旗庄严升起,胶东人民抗战的第一声号角吹响了。 天福山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山东领导的一次影响较大的抗日武装起义。它的成功,为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而理琪则对这次起义作出了重要贡献。天福山起义后,理琪又肩负着新的重任,同其他几名主要负责人到了威海卫,发动和组织了威海武装起义。

1938年2月初,日军3000多人自青岛沿青烟公路侵占了烟台等地。军政委员会在理琪的主持下,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首先攻打牟平城,理琪亲率一个大队去执行这一任务。牟平城收复了,敌人的监狱也被砸开了,人们欢呼着庆贺胜利。

战斗全部结束后,部队撤出牟平城。理琪等负责同志带领20多人,在城南三里路的雷神庙停下来休息和研究善后工作。天刚过午,敌人就包围了雷神庙。战斗一直打到黄昏,被围困在雷神庙里的同志才在赶来支援的部队的配合下,背着负伤的战友,乘着夜色,胜利突围了。但深受群众爱戴的、党和人民的优秀儿子、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理琪却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时年只有30岁。

雷神庙战斗给了侵略胶东的日军以沉重的打击。雷神庙“三军”抗击日军的英雄事迹,很快传遍了胶东各地,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胶东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