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9月26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建筑工程学院共同召开了主题为“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协同培育时代新人”专题研讨会。双方旨在通过深度合作,携手打造高质量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此次会议标志着我校在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方面迈出了坚实而创新的一步。

会上,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陈楠对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了在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希望借助思政课教师在价值观引导、教学设计方面的优势,共同挖掘和提炼建筑工程领域的思政元素,将专业知识讲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安全观、社会责任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筑牢思想根基,成长为德才兼备、担当重任的行业骨干。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猛表示,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其核心在于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拥有深厚的理论研究和教学优势。而建筑工程学院则在工程技术、安全管理等领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双方通力合作,是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一次精彩碰撞,是人文社科与工程技术学科的一次深度对话,为我校课程思政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探索跨学科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同时,期待通过本次合作,能够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课程思政案例库,切实提升育人实效。
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们从思政教育的规律和方法论角度出发,建议案例库建设应注重时代性、典型性和启发性,要选取能够反映国家建设成就、体现工程师社会责任、展现科技伦理、关乎民生安全的真实案例。大家表示,将积极参与案例的分析、提炼和教学设计环节,确保思政元素融入地自然、贴切与深刻。
建筑工程学院的专业教师则从专业知识和行业需求角度,明确提出课程思政案例应紧密结合行业最新发展、贴近学生未来职业场景,内容上既要保证专业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又要突出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熏陶。最终形成的教学资源能够切实服务于专业教学,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经过充分讨论,双方初步达成共识,将立即启动“建筑工程领域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共建工作,双方建立定期交流机制,组建联合工作组,共同负责案例的征集、遴选、编写与评审。
此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建筑工程学院的携手合作,是我校构建大思政育人大格局,推动课程思政提质增效的一次有益尝试和重要实践。促进了资源优势互补,为不同学科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式。(通讯员:王艳春 撰稿:孟彩虹 审核:姜强 梁倩 值班审核:周书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