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深化产教融合、精准对接行业需求,近日,经济管理学院3位老师赴烟台海诺仓储物流有限公司开展专题调研。双方围绕冷链物流技术应用、储备物资管理实践、跨境电商运营模式及校企协同育人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为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奠定实践基础。
调研团队实地考察了烟台海诺仓储物流有限公司的智能化冷链仓储中心。企业技术负责人孙立霞经理详细介绍了氨制冷与氟利昂制冷系统的应用差异:“氨制冷虽成本低、保鲜效果好,但需24小时专业机房值守;氟利昂制冷安全性更高,已成为新建冷库主流。”针对储备物资管理的特殊性,企业强调:“保税与非保税货物分区存储,海关不定期核查要求我们必须做到温度精准控制与数据零误差。”
在系统操作演示环节,团队重点了解了ERP仓储管理系统与跨境电商WMS系统的应用场景。“目前‘整进整出’业务用T+6月系统即可满足需求,未来拓展一件代发业务时,WMS系统将实现与淘宝、抖音等平台的无缝对接。”企业运营总监展示了云仓一体化管理流程,为学院“智能仓储”课程模块设计提供了鲜活案例。
人力资源总监高洁经理结合岗位需求提出建议:“仓储岗位须持叉车证,且要适应‘保管员+叉车工’的复合型角色;冷链机房值守、跨境电商订单处理等岗位,更看重数据敏感度与应急处理能力。”
针对学生实习实训,企业主动提供支持:“可开放冷库日常管理、ERP系统操作等实践场景,优秀实习生可参与帝王蟹跨境电商直播供应链项目,实现‘边学边赚’。”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冷链跨境电商人才联合培养”展开热烈讨论。烟台海诺仓储物流有限公司正布局俄罗斯帝王蟹、新西兰龙虾等高端水产品进口业务,其“保税仓加工+直播带货”模式亟须懂物流、通外语、会运营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的电商直播中心可与学院共建实训基地,学生可参与选品、仓储、物流全流程。”企业总经理表示,“特别是活体海鲜仓储,涉及循环水养殖、水质监控等技术,能为学生提供接地气的实践机会。”
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团队对烟台海诺仓储物流有限公司在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及多元化业务拓展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高度赞赏。此次调研是经济管理学院“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将持续深化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推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合,为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讯员:刘天晓 撰稿:姜艳霞 审核:孙序佑 梁倩 值班审核:成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