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系探索新途径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2020年06月11日 12:55      浏览量:    返回:校园动态

  本站讯 近日,按照建筑系党总支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部署,根据《建筑系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建筑系教工党支部密切联系学校、系部党建工作实际,坚持教育发展为第一要务,努力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和活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机制与文化营造相协同、德育与育德相协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协同、线上与线下教育相协同、扶志与扶技相协同为路径,全面启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进程。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孙羽谈到:如何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是需要我们进行思考的重点和难点。6月9日,建工教研室邀请企业专家共同召开网络会议进一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方面取得共识。孙羽说:“下一步,建工专业将以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于6月初结束了面向项目管理公司、造价咨询公司、建筑施工企业、BIM培训机构的第一轮专业调研,近期又根据调研情况,整理课程反馈信息,投入到了“思政建设”教研中。教师黄凤丽说:“自系部课程思政工作正式启动以来,我们专业全体教师积极响应,潜心研究,现已重构了课程体系、优化了教学内容、明确了人才培养定位。目前,BIM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率先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了起来,在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适应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要求。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师王莹莹在结合课程特点融入中国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了自己独到的思考。她说:“要将思政与建筑专业课融会贯通,就要在日常授课中跳出传统教学框架,创新教学模式,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能触动学生兴趣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装饰教研室经过分析学生思想实际和审美趋向基础,结合专业课特点,挖掘到了专业基础特色课程《中外建筑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寻找到了德育和智育的最佳契合点。王莹莹介绍:“建筑是镌刻在石头上的史书,凝结着深厚的文化。天人合一的选址思想、“天圆地方”的审美崇拜、随处可见的建筑楹联、美好寓意的雕刻……这些内容,极大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基于中国古建筑中蕴含的儒家思想精髓——仁、义、礼、智、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近期就如何把握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从“应该怎么讲”到“具体怎样讲”推进课程体系创新,确保课程思政“讲正确、讲清楚、讲到学生心里去”展开了“实验课程”。教师张信超说:“最近,我们结合疫情防控实践,从爱国主义、崇尚科学、依法防控、公民义务等角度,组织专业教师主讲微党课、微团课,发挥了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引导学生理性应对疫情,致敬逆行英雄,培育了他们的科学精神,坚定了大家的必胜信心。”下一步,环艺教研室将筹措举办“课程思政大练兵”活动,鼓励支持专业课程教学团队集体研讨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持续加强与思政课专任教师的沟通交流学习,积极向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队伍看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探索新途径,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任重而道远。下一步,在学校党委和建筑系党总支的领导下,建筑系教工党支部将力争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全面融入思政教育,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局面,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再深化、再突破。(通讯员、撰稿:王晓萌 审核:孙龙湖 值班审核:周书囡)

上一条:商务外语系举办线上“2020年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网上咨询周”活动 下一条:机电工程系师生合力构筑校园安全闭合防线

服务指南| 学院全景| 联系我们| 信息公开Copyright © 2005-2023 www.sdbi.com.cn
     高新区公安局     新浪官方微博    

版权所有: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高新区海兴路15号    
办公室:0535-6925000    邮箱:xcb@sdbi.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