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近期,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到粮油食品学院开展“夯实基础,锤炼特色”诊断式调研。针对此次调研,粮油食品学院全面分析,围绕粮食安全,锤炼学院特色。

调研中,党委书记孙云茂指出,粮食类专业作为学校传统优势学科,需坚守“粮食初心”,在守正创新中突破。一要聚焦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求,优化学科生态,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二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新模式;三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在食品智能制造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学科品牌,为粮食特色建设筑牢根基。
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发明提出六点要求:一是强化特色宣传,以粮食特色为核心打造学院“金名片”;二是加强党建引领,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事业发展;三是提升大赛水平,以赛促教提升专业技能;四是激发科研活力,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五是打造学生工作品牌,提升育人实效与社会认可度;六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学校组织人事处、宣传统战部、教务处等职能部门也提出针对性建议。
调研结束后,粮油食品学院迅速召开专题会议,根据指导意见,启动“聚焦粮安提质发展,找准问题锤炼特色”专项工作,明确以“党建强基、专业为本、产教提质、品牌铸魂”为主线,系统推进问题整改与内涵建设,针对分析建议,采取四步法拆解问题形成解决方案。
第一步,党建领航强根基,打造“红色育人”新标杆。一是强基固本,构建“粮心向党”大思政工作格局,围绕党建引领、校企协同、思政教育,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粮食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二是发挥“双带头人”引领作用,联合中储粮集团等公司共建“粮匠学院”,组织开展“田间大课堂授粮技”等场景化育人工作;三是构建“强党建促粮油发展,以粮心润民心安康”支部建设,结合粮油食品专业特色,组织党员教师深入周边乡镇的粮食、食品企业,开展粮食仓储、质量检测、工艺优化、食品安全等科技宣传服务。
第二步,教学竞赛双驱动,创造“精良育人”新高度。一是坚持系统化育人理念,通过打造高水平专业群,统筹协调贯通培养。二是坚持“大工程观”,推进工程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质量,深化工程技术教育教学改革。三是重构赛事体系,启动“竞赛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建立“新秀—骨干—名师”三级导师梯队,重点突破对口赛项;深化赛教融合,将技能大赛标准转化为课程模块,实现“竞赛成果反哺课堂”。
第三步,产教融合拓深度,构建“协同育人”新形态。一是实施“产教共同体攻坚计划”,打造核心共同体,贯通人才培养链;二是基于粮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工作,统筹规划粮食储运、加工现场工程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三是完善“标准引领、课岗对接、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行业新标准立专业教学标准,以企业新需求立学生培养目标,不断提高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三是立足粮食行业,满足社会化培训需求,着力促进粮食技能鉴定与培训品牌化、标准化建设。
第四步,学生管理出新章,形成“和谐育人”新生态。一是粮食文化进驻学生社区,倡导“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建立专业导师进驻社区机制,营造浓厚的粮食文化氛围,推动专业教育深度融入学生社区,培树具有鲜明粮食文化特色的学生活动品牌。二是构建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建设体系。实施辅导员职业能力素养提升工程,以“五心、五力、五要、五会”为核心,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加强学生的心理观察和记录,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研讨活动,提升心理育人能力。
此次调研,既是一次全面“体检”,更是一次凝聚共识、明确方向的战略部署。粮油食品学院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认真落实校领导指导意见,锚定发展方向,系统推进问题整改与内涵建设,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学院提质发展,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粮食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通讯员、撰稿:于萍 审核:赵海成 梁倩 值班审核:成雪)